一直好想做這個芋頭造型的芋頭酥,
長的真可愛啊!出爐好療癒、拍照更療癒!
順帶加碼做了螺旋紋的芋頭酥,顏色在深一點會更好看,
芋泥餡這次也是自己做的,真的比外面的香很多~
除了包餡還可以打芋頭牛奶來喝,給芋泥餡大大的讚!
(之前買過兩包芋泥餡,結果一直冰在冰箱冰到過期…)
我想之後我會繼續使用自製芋泥的!
本次芋頭酥食譜參考: https://icook.tw/recipes/352368
這次的油酥皮比例接近一比一算是很高了,
據說千層的紋路也會漂亮一些,我還小小做了個實驗,
稍微比較了傳統捲法跟鞋捲法,有興趣的可以研究看看!
先來看一下真芋頭長相
自製芋泥食譜:https://hmling0619.pixnet.net/blog/post/362017680
仿真芋頭酥/螺旋芋頭酥 *20顆量(仿真、螺旋我做各10顆)
|
材料 |
重量 |
單位 |
油皮 |
|||
1 |
高筋麵粉 |
90 |
克 |
2 |
低筋麵粉 |
120 |
克 |
3 |
無水奶油 |
74 |
克 |
4 |
水 |
102 |
克 |
5 |
細砂糖 |
30 |
克 |
|
合計 |
416 |
克 |
油酥 |
|||
6 |
低筋麵粉 |
228 |
克 |
7 |
無水奶油 |
104 |
克 |
8 |
紫薯粉 |
24 |
克 |
|
合計 |
356 |
克 |
餡料 |
|||
9 |
芋泥餡 |
600 |
克 |
10 |
鹹蛋黃 |
10 |
顆 |
11 |
米酒 |
少許 |
- |
裝飾 |
|||
12 |
可可粉 |
3 |
克 |
13 |
熱水 |
14 |
克 |
*油皮記得全程要用保鮮膜覆蓋避免油皮乾燥
作法:
*材料備妥
*鹹蛋黃噴點米酒,放入烤箱以130度左右烤10~15分鐘到表面有些出油狀(我買冷凍的鹹蛋黃,現敲得比較難買),5顆我切成半個,另外5顆+10克無鹽奶油捏碎,再分成10小個再包入螺旋造型裡,此做法跟直接切半稍有差異,味道差不多
(鹹蛋黃加奶油捏成這樣,有點軟就拿去冰再分成10個)
製作油皮
1.油皮的材料全部拌勻,打至光滑拉起來有彈性
2.用塑膠袋裝好進冰箱冷藏30分鐘
製作油酥
3.將油酥材料一起拌勻(我這邊差點忘了加紫薯粉,全部一起打均勻就可以)
4.油酥直接可分成約35克一個,共10顆
→稍有些軟,我一樣拿去冰箱冷藏
→分割好
有空即可先準備餡料
5.將自製芋泥餡分成30克*20顆
6.一半包入半顆鹹蛋黃搓呈長條狀、一半包入捏碎分好的鹹蛋黃,備用 (全部都對半切包也行)
油皮包油酥製作
7.將油皮分割成約41克*10個
8.取油皮壓扁,包入一顆油酥
9.放在桌上壓扁、擀長
10.第一次擀捲與第二次擀捲,我有用斜捲法跟傳統捲法比較
斜捲法
↑以斜捲的方式捲起
↑將長度搓長
↑再擀長
↑捲起
傳統捲法
↑壓扁擀開後,直向捲起
↑捲完後,轉90度收口向上壓扁
↑第二次擀長,捲起
比較一下斜捲法與傳統捲法
↑左邊兩顆斜捲,比較多圈,右邊是傳統捲法
↑以鋸齒刀切完切面,也是斜捲法比較均勻
11.捲起後,蓋好鬆弛15分鐘
12.油酥皮對半切,包餡(注意造型不同,切的方向不同)
螺旋千層造型製作
↑將對切的油酥皮切面向上擀開(盡量不要讓紋路變形)
↑好看的紋路向上,包入餡料收口收好
↑中間那排是傳統捲法,上下兩排是斜捲法
(斜捲法要每顆成功也是要再多練習,螺旋狀是比傳統捲法還要好~~)
仿真造型製作
↑對切的方向與螺旋的不同
↑切開,左邊是斜捲法、右邊傳統捲法(中心那比較不均勻,但是紋路比較不規則)
↑一樣切面向上,擀開至需要的大小(比比餡的大小,注意紋路不要包錯邊)
↑將餡包入(可以在擀大一點、收口記得收緊)
↑翻正後就有紋路
↑左邊是斜捲法,右邊傳統捲法
↑準備可可粉+熱水拌勻,要做裝飾
↑刷在手上測試(左圖太稀、右圖OK)
↑刷在芋頭酥上,可以塗第二遍製造深淺
13.本次烤溫小烤箱170/170℃,烤25分鐘
時間有點過久芋泥餡會爆開,下次想改180/180℃,烤20分鐘試試,要注意皮熟了即可,餡都是熟的了!
螺旋千層成品
↑幾顆有點開口笑了,可能是自製餡比較濕、或是烤太久
↑斜捲法的螺旋
↑傳統捲法易白頭、螺旋也比較少層
仿真造型成品
↑也是有幾顆烤漏餡,下次收手可以再注意注意,但是長的好可愛
↑我覺得兩種捲法的差別就沒有這麼大了,裂的自然可可粉上色才是重點
兩種造型切面皮有點鬆散,擀長太多層,烤出來沒有裡面分層了
做完現吃真是太好吃了!
但是放了一天後皮就軟掉了,所以要酥的口感隔天需要回烤!
(也有可能是自製餡料的關係,芋泥餡比較濕潤)
照片實在太可愛~我忍不住一直拍手機照片大爆炸!
以上~
如果覺得實用的話,大家可以多多回應我!
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交流,
到Facebook按讚支持熊足跡!可以隨時知道食譜更新~
P.s若轉載圖片、食譜請註明出處